英超在美国转播费-英超转播费80亿

tamoadmin

1.英超的1,2,3,4名奖金为多少?

2.从下个赛季开始,英超每年的转播费是多少?

3.英超版权收入纠纷谁更贪婪?

英超的1,2,3,4名奖金为多少?

英超在美国转播费-英超转播费80亿

英超联赛的奖金按名次分配,冠军为1006万英镑,以后每降一个名次就少50.3万镑。这个差距,不仅第一名和第二名是如此,第十六名和第十七名之间也是如此。

========

1.英超转播收入,从这里我们知道了每年保级时每队都是拼尽老命,当然升级也一样!

从英超转播合同来看,由于英超实行集体谈判。不管是冠军,还是亚军,甚至是升级球队,从天空电视台拿到的转播费都是同样的一个赛季940万英镑。此外,天空电视台每直播一场比赛,会再给参赛的每个球队补贴60万英镑。如果是收费台转播,则按每队15万英镑付账。电视转播整个英超联盟谈下来,再进行分配,每支英超球队大都能从电视转播费中获得1500万至2000万英镑不等的收益。

2.联赛名词奖金分配,看看一些无欲无求的球队在乎吗?

英超联赛的奖金按名次分配,冠军曼联为1006万英镑,以后每降一个名次就少50.3万镑。这个差距,不仅第一名和第二名是如此,第十六名和第十七名之间也是如此。看来第17和第第7差别还是蛮大的(503万英镑),许多球队应该有兴趣。

3.欧冠奖金分配,看看就知道为了进军欧冠大家为什么争的头破血流。

欧洲冠军杯奖金分配原则为:参加第一阶段小组赛球队可以获得基本奖金170万欧元,每场比赛出场费34万欧元,这样参加全部六场小组赛下来就可以保证至少370万欧元的收入。除此以外,每获胜一场可以再获得34万欧元,平一场17万欧元,如果小组赛表现出色全部获胜的话(本赛季巴塞罗那在小组赛中就是六战全胜)就可以获得接近600万欧元的收入;如进入第二阶段,则再加200万欧元基本奖金,加上赢球奖金翻倍;进入八强再加270万欧元,进入四强加340万欧元,进入决赛加410万欧元,冠军队将再获得270万欧元,并且赢球奖金也将翻倍。这样夺冠的球队将至少获得6000万欧元奖金,亚军也将获得约5000万欧元奖金。

4.欧洲联盟杯有多少钱呢?

2005年莫斯科中央陆军夺得联盟杯冠军奖金是324万欧元,相比冠军联赛真是少的可怜,难怪贝肯鲍尔说“联盟杯是失意者的游戏”了,不过孬好也是一个欧洲冠军了,鸡肋杯赛看你有兴趣吗?

从下个赛季开始,英超每年的转播费是多少?

英超的转播费有分本土和国际。

天空电视及英国电讯(BT)无惧经济衰退,以逾30亿英镑(约300亿人民币)投得未来3年英格兰超级联赛的本土转播权,费用比目前高7成,更超越伦敦奥运的全球播映权。

目前国际转播费高达14亿镑,相信年底揭盅投标结果时,有关费用势必同步增加。

每年的转播费预计超过15亿镑(约150亿人民币)。

英超版权收入纠纷谁更贪婪?

上月末,20支英超球队的代表决定“暂不做出决定”。此前曾有人提议要重新改变英超联赛海外媒体转播费的分配制度,但在各支球队代表聚集一堂的时候,这项提议却并未获得投票表决的机会,而只是要“进一步讨论”。

很明显,英超各队的代表都采用了一种拖延战术。

事实上,重新讨论版权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很有必要——而先前提出参考建议的人其实就是英超联盟的执行主席理查德-斯库达摩尔。过去20年里,他麾下的英超联赛曾是善政的典范、市场销售的排头兵、明智决策和商业奇迹的创造者。而其所具备的吸金能力,则更是令人赞叹不已。

虽然直至今日,英超的经营模式也依然得到广泛赞扬和模仿。但即便已被奉为经典,这种模式还是面临着调整和修正的问题——这也有可能成为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参赛球队从22支缩减为20支之后,整个联赛经历的一次“最大手术”。

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海外媒体转播费的分配上。要知道在25年前英超联赛创建初期,这笔财富几乎小到可以被忽略不计的程度。当年,英国国内的电视转播收入几乎就等同于一整块蛋糕,而所有参与其中的俱乐部采取了仅次于“平均分配”的方式来瓜分这块糕点——50%的份额被各家俱乐部平均分配,25%则根据电视直播场次分配(每家俱乐部都必须拥有“保底的上镜次数”),最后的25%则根据联赛名次进行分配(联赛冠军在这一部分里分配到的奖金是倒数第一球队的20倍,亚军球队是第二名的19倍)。

这种模式的创建其实并无先例可循,而且其他国家的联赛(当时有很多联赛要比英超更富有)也都有各自的不同经营模式。有些联赛允许旗下俱乐部自主出售所有主场比赛的转播权;有些联赛虽然打包销售版权,但在分钱时则参考了各家俱乐部不同的影响力、收视率等因素。虽然关于分配的问题始终存在不少争议,但各家英超俱乐部至少能达成一点共识,那就是“这块蛋糕做得越大,每个人分得也就越多”。

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种“50:25:25”分配模式就被外界奉为英超联赛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正因如此,英超顶级豪门每个赛季通过转播所获取的收入,最多也只能是榜末球队的1.5倍左右——这与其他欧洲主流联赛相比是截然不同的。

随着当初使用“单独销售版权”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联赛都已经开始朝着英超模式靠拢,这种分配模式已经展现出无可辩驳的巨大优势。但我们有时候也会思考一个问题,如果英超各家俱乐部采用“单独销售模式”,那么曼联的转播收入能否会是阿森纳或利物浦的2倍?能否会是伯恩利或水晶宫的10倍?

对于每家英超俱乐部而言,转播费收入都是盈利的最大头,倘若果真出现大俱乐部“吃独食”的现象,那肯定会造成一个“强者恒强”的结果。也会吓跑所有赞助商和投资人,毕竟这就意味着想在英超联赛再打造一个品牌、想去迫近一家豪门俱乐部将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这就等于参与100米跑的竞争,结果有的人在裁判发枪之前,就已提前在距离终点线50米的地方撅着呢。

曾几何时,海外市场的转播收入是如此袖珍,以致于没人会对他们上心。所以,从一开始各家俱乐部就一致决定应该平分“这笔小钱”。大家最初都觉得没啥问题,毕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海外市场3年的转播总收入也只有500万美元左右。但现如今,新的“三年周期”内,单单是海外市场的转播总收入就已经达到50亿美元之巨。而且在一些专家看来,未来海外市场的版权收入终有一天会超过国内市场的版权收入。

在我们看来,有些小俱乐部貌似有在电视转播收入上“占便宜”、“搭便车”的嫌疑。然而在英格兰本土,这种分配模式其实还是相对公正的。主要原因在于各家俱乐部支持者的分布是比较平均的;英国人还有周六下午3点去现场看球(当地电视台不转播英超比赛)的习惯。没错,曼联拥趸肯定要比哈德斯菲尔德的球迷多出很多倍,但一场布莱顿vs伯恩茅斯(弱弱对决)和利物浦vs南安普顿(强中对决)相比,所带来收视率基本相差不大。值得一提的还有,英格兰本土球迷还是比较习惯“电视台播什么就看什么”,尤其在同一时间段没有其他英超比赛可供选择的情况下。

但海外市场则是截然不同的,那里的故事主题基本就是“持强凌弱”。原因很简单。无论你身处北京、不丹还是布朗斯维尔,你都很难找到一名真正的伯恩利球迷。这里的观众基本上都是某支大牌球队的支持者,也是大牌俱乐部中某位球星的粉丝,所以他们会关注这支球队在顶级联赛中多年以来的表现。而当这些豪门俱乐部在当地实施了市场开发,甚至亲自造访比赛之后,他们的影响力就会变得更大。